隨著汽車銷售市場的火爆,汽修店也不斷興盛,但是隨之而來的投訴也逐漸增多。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針對汽車修理的投訴在所有投訴事件中占的比例最大,且呈大幅上升趨勢。那么,汽修業的不規范行徑主要有哪些?針對這樣的不規范我們廣大車主又將如何應對呢?
這似乎是行業內公認的“潛規則”,只要車主把車送去修車店維修,那么,送去維修的車輛只要能開走,幾乎都被維修工開出去辦過私事。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法規上還沒有針對維修工將送修車開出去辦私事的法律約束,這種現象現在只能歸于道德范疇。但由此帶來的后果可能構成民事責任。比如,私自開出時間過長則構成盜竊嫌疑;如果開出后造成交通事故,私開者要負全部責任。然而,如果修車工私開送修車有違章行為被“電子眼”拍下,修車期間沒有留下相關的單據,車主就很難維權。這樣,車主只能防范未然,在選擇維修店時就選擇信譽度高的店鋪來進行維修。
維修標準確立難度大 增強汽車常識維護利益
一般來說,汽車的定期保養應當根據車況和行車時間里程來決定保養內容。但是,因為業內沒有正規的維修標準,這樣,不少汽車修理店都會按汽車說明書標示的下限時間來做保養,利潤是正規保養兩倍多。
據業內人士爆料,大多數汽車修理店,對于很多不需要的保養項目都是提前進行。車輛定期保養在不同的情況下要求不同,實際操作中,汽修店都會選擇保修說明書上“最嚴格的艱苦條件”下車輛保養時限和公里數進行保養。在消費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多收了消費者的維修費,而消費者自身卻渾然不覺。針對這樣的情況,相關專家建議我們廣大車主,自己平常的時候要多學習汽車維修保養方面的知識,這樣才不會被當做門外漢而任人宰割。
【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