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校教練提醒不占應急車道請從自己做起
乘車出行辦事會遇見堵車,這時你會怎么辦?是耐心等待?還是千方百計地往前擠,甚至不惜占用應急車道?
這本不該是一個問題,但發生在北京東五環的“7·28”特大交通事故,卻不由得讓人不提出這個問題。在造成7人死亡、1人重傷的這起事故中,一對30歲左右的年輕夫婦受了傷,999救護車趕到后將他們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但路上的應急車道被社會車輛占用。北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節目主持人得知線索后緊急呼吁駕駛員讓出應急車道,但一些駕駛員看到應急車道空了,就連忙鉆進去,造成新的擁堵。本來也許有救的這位年輕男子,因為應急車道被擠占延誤了搶救時間,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我們無需指責那些搶占應急車道的駕駛員,要是當時正好也在收聽著《一路暢通》節目,相信怎么著他們都不會鉆進空出來的應急車道。但不擠占應急車道難道需要人提醒嗎———這在一定程度上正好說明,堵車時擠占應急車道幾乎是許多駕駛員的習慣。某網站所作的“應急車道,今天你占了嗎?”調查顯示,參與投票的322名網友中,沒有占過應急車道的僅占8.7%———我國應急車道的被占用情況,由此可見一斑。
據有關部門統計,交通事故是當前老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最大殺手”。僅2008年,全國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萬多起,造成7.3萬余人死亡、30余萬人受傷———面對如此眾多的交通事故,面對一個個需要及時搶救的鮮活生命,我們能擠占應急車道嗎?
珍視生命,就必須確保應急車道暢通無阻。怎么做?首先要完善法律規定。對應急車道,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在交通法規中作出明確的定義和劃分,對占用應急車道的處罰力度高于其他交通違法行為。我國對應急車道的規定,只散見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規中,對占用應急車道的處罰力度也明顯偏輕。應急車道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發生突發事件造成交通擁堵時,供執行搶險救援任務車輛通行的唯一“生命通道”,在交通事故頻繁發生的當下,從立法上完善應急車道的有關規定,是對生命負責任的應有態度。
其次,國家機關車輛應帶頭不占用應急車道。《檢察日報》的報道說,從網友上傳的“7·28”特大交通事故現場照片可以看到,占用應急車道的車輛中很多是高級轎車,不少系帶紅色字頭的車牌(人稱“特權車”)。北京市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規定,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在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在應急車道內行駛,但北京一位有30年駕齡的司機王師傅反映,經常違章的多是一些“特權車”———遇到堵車時,這些“特權車”往往是搶占應急車道的“急先鋒”。“特權車”占用應急車道往往產生極壞的負面示范,一些社會車輛紛紛效仿“特權”。“特權車”的特權來自執行緊急任務,在不執行緊急任務的情況下,“特權車”與社會車輛沒有任何差別———交警在執法時,對“特權車”的違章現象斷不能視而不見。 再次,不妨將應急車道相關知識納入駕照員考試課程。當前的駕駛員考試沒有“應急車道就是生命通道”的觀念傳授,雖然通過學習知道不能隨意占用應急車道,但大家對不能占用應急車道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駕駛員尚且如此,一般人對應急車道的了解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一點,是廣大公民要充分了解應急車道對于搶救生命的意義,在工作生活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隨意占用應急車道:遇見堵車時,要是自己開車,不妨耐心地等待;要是乘坐他人的車,不妨提醒司機別占用應急車道。 我們今天不占用應急車道,或許就是為明天的自己留出一條“生命通道”。
【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
|
|
|
掃一掃,關注石家莊駕校網官方微信!
掃一掃,關注石家莊駕校網官方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