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乘車安全的問題不是僅僅在“六一”的時候才引起重視,而是在365天當中都應該意識到的問題。
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每年因道路安全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多達20萬,其中兒童是最大的受害者,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長沒有給兒童提供正確的乘車環境,缺少必要的保護措施。隨著家庭
用車的增多,兒童的行車安全應受到家長們普遍重視,給孩子一個安全的乘車環境。
日前,新浪汽車頻道與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通過網絡調查發現,目前兒童乘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0—3歲的兒童。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是:0—3歲的兒童乘車時,有45%的家長自己看護或懷抱,根據試驗數據顯示,當汽車以時速56公里/時行駛緊急剎車時,母親抱住一個3歲大、體重為12公斤重的孩子需要150公斤的力。若在速度變為70公里/小時、孩子體重為18公斤的情況下,這一力量將達到250多公斤。而這么大的力氣,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也會感到吃力,何況在危急的時刻。因此家長應走出這樣的誤區,為孩子購買安裝適合兒童年齡的兒童安全裝置。
據相關專業人員介紹,汽車使用兒童安全裝置可以將兒童傷亡的比例從11.5%減少至3.5%,兒童使用專用的安全裝置可有效地將受傷害的幾率降低 70%左右。但是據調查顯示,有超過30%的被調查者并沒有為孩子準備安全裝置。雖然調查表明消費者對兒童行車安全知識有一定了解,但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采取相應的行動,光有安全意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采取行動才能對自己的孩子起到真真切切的保護作用。
據了解,我國的兒童座椅安全法規起草工作從2003年開始,目前,草案已經完成,已經進入立法階段。不過,據參與擬訂草案的清華大學專家透露,“法案正式推出應該還需要3至5年”。而在國外,已有超過40個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規,兒童乘車必須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而且強制在完成正碰、側碰、后碰后,必須進行兒童座椅的安全碰撞測試。目前,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都已有相關立法。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新車消費國,在去年7月才剛通過強制側碰法規,而對兒童座椅的概念和重視則剛剛啟動。
除了在車上安裝必要的安全設備外,為保證兒童的行車安全,父母還應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和乘坐習慣:不要把孩子放在副駕駛位置、年幼兒童應該盡可能面向后而乘坐。盡量不讓孩子坐前座、不讓孩子單獨留在車里、停車熄火才讓孩子下車等等。另外,開車時提高警惕、控制車速時刻注意四周情況,不要踩急剎車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安全行車才能夠從根本上避免事故的發生。
【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