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視鏡倒車法
之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后視鏡倒車法”,是因為汽車后視鏡在整個倒車過程中一直要用到,對汽車能否順利倒進車位起著決定性因素。
第一步:先將車開過車位,判斷該車位是否能夠容得下自己的車。如果確定可以容得下,就將車往前開至與車位前車大致齊平的位置,兩車橫向相距約一米。然后調整右后視鏡的角度,盡量往下調,直到能看到右側車輪為止。接著就往右打滿方向,開始倒車。
第二步:車輛移動之后,視線立馬從右后視鏡移到左后視鏡,注意觀察左方來車和障礙物。在打滿方向的情況下慢慢倒車,一直到左側后視鏡完全看到后車的車頭時,這時回正方向繼續往后倒。視線轉到右后視鏡,并通過右后視鏡查看右側情況。
第三步:通過右側后視鏡,觀察右后輪與路肩的距離,覺得可以時往左打滿方向,然后盡可能讓車靠近路肩,但又要保持足夠距離讓車身可以擺直。
第四步:當車身差不多都進入車位后,車主要通過扭頭方式或者倒車輔助系統判斷與后車距離。當然,如果車位狹小的話,最好是找個幫手在車外觀察和提示。
第五步:往右回正打方向,調整前后距離,就大功告成了。
二.定點倒車法
此外,坊間還流傳一種“定點倒車法”,實際成效也不錯。
第一步:也是先將車開過車位,判斷該車位是否能夠容得下自己的車。如果確定可以容得下,就將車往前開至與車位前車大致齊平的位置,兩車橫向相距約0.5米。
第二步:調整車輛,將車開到右反光鏡與右側車輛B柱在同一平行線時停止。然后往右打滿方向,并開始緩慢倒車。
第三步:當車輛倒到與前車成大約45°夾角時,方向盤向左打滿方向,然后接著倒車。
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了。回正方向盤,調節車輛前后距離,盡可能與前車留出一段距離。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汽車左方空間不大的側方位停車,車輛外擺幅度相對沒有那么大。
【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