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駕駛員違規駕駛
駕駛員交通法規意識淡薄,不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違章駕駛車輛.開快車,開飛車,強行超車.爭道搶行,這些交通行為都是發生交通事故的隱患。
2.駕駛員酒后駕駛
人欽酒以后,酒精可在5min進入血液,一般在1.5—2h內血液中的酒精可以達到最高峰,酒精首先侵害人的神經系統,有關資料記載,當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o.94%時判斷力會降低25%,飲酒后的主要表現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興奮型,其表現是說話隨便,行動輕率,手舞足蹈,狂歡不止;另一種是抑制型,頭暈眼花、困倦、步態不穩.全身無力,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
3.駕駛員疲勞駕駛
疲勞是人們由于連續的體力或腦力勞動,使身體發生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下降現象。隨著道路條件不斷提高,機動車的長途運輸業務也不斷地發展起來。長途行車的特點就是車速快、行駛中噪聲大,駕駛員有行車中姿勢單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最容易產小困倦的現象,稱為疲勞駕駛。駕駛員處在疲勞狀態,首先是反應遲鈍,動作協調性交差,嚴重時會發生錯誤的判斷,因此也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4.行人的原因
行人不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隨意橫穿馬路,跨越柵欄,不走人行橫道,與機動車爭道搶行,也是導致交通事故的一大隱患。
5.車輛的原因
車輛隨汽車使用期的延長,機械性的磨損也越來越嚴重,單位時間內出現的故障次數也將會增加,由車輛引起的原因主要有:車輛各種性能下降,機件失靈,駕駛員忽視對車輛的養護,對車輛的隱患不能及時排除,開“帶病車”等。
6.道路的原因
道路的原出主要是有些路面凸凹不平,道路挖掘工程,道路平曲線度不合理,平面交叉路口較多,路邊擺攤占道,路面寬度不符合標推等。
7.交通環境的原因
我國現有的交通方式,大多數城市仍以混合式交通為主。混合式交通的主要待點是;平面交叉點較多,交通指揮信號燈多,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都在一條道路上行走。因此,車輛在道路上的平均技術速度較低,在交叉路口處車輛、行人、自行車的干涉點多,碰撞的機會多,再加上氣候環境的影響,往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這些原因都是外在的,希望司機朋友能在開車時的時候專心,這一點比什么都重要,逮著謹慎的心開,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