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剛剛上路的新車主,及早培養良性駕駛觀念,是很有必要的。日常行車中的部分駕駛細節,有的被車主曲解了原意,有的被視為無關痛癢的操作,但是,別小看這些小問題,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環境里,很可能會危及駕駛安全。
1、駕駛座椅越靠前越安全
早在駕校學習時,教練已經不厭其煩地說,調整好座椅,是出發前的幾個指定動作之一。可是,新手們往往喜歡將駕駛座調整得過于靠前。他們認為座位越靠前越安全。事實上,駕駛者越靠近方向盤反而越容易增加緊張情緒,在不影響腳手操控外,駕駛座椅應盡量遠離方向盤為宜。因為,這會使到駕駛時的視覺更廣,左右眼的余光看到的東西會更多,而且,座椅靠方向盤太近,必然蜷著腿駕駛,長時間容易疲勞。同時,出現緊急情況身子與汽車的操控臺、方向盤緩沖的余地大,保障了安全。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坐進駕駛座位之后,位置先往后挪一點,坐到座椅后部,使腰部和肩部靠在椅背上,然后感受一下座椅的前后距離和靠背角度是否合適,接下來,把手臂伸向前方,自然握住轉向盤的兩側。
2、調校車內外后視鏡過度
與調整座椅一樣,調校好車內外后視鏡也被視為臨行前的常規動作。可是,同樣是調校車內外后視鏡的角度,不同的調校效果,對駕駛安全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比如車內中央后視鏡,應左右調整鏡面位置,使其左側邊緣與車主在鏡中影像的右耳際相切為宜;上下位置則是把遠處的地平線置于鏡面中央即可。車外左側后視鏡,左右位置調整至車身占據鏡面范圍的1/4;上下位置把遠處的地平線置于中央。車外右側后視鏡,由于有路邊停車的需要,所以駕駛員對車身右側的掌握不太容易,鏡的左右位置同樣應調整到車身占1/4面積;上下位置地面面積約占鏡面的2/3。
3、轉彎或并道時先看倒后鏡
許多車主都覺得,車輛轉彎或并道時先看倒后鏡,這是標準的正確操作習慣。可是,并不完全正確。養成了這樣的觀察習慣,并不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變道及并線安全。因為,若倒后鏡調節得不好,會有盲區,而且轉向燈打開后,會使靠近自己的車輛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幾率,僅從倒后鏡不能保證準確地判斷。因此,最好還是先扭頭看一下車的后面,再看倒后鏡。
4、長時間戴深色墨鏡
長時間戴墨鏡也可能產生負面效應。因為,墨鏡的深色雖然可以有效地擋住強烈的光線,卻延遲了視覺信號傳送到大腦的時間,這種視覺延遲會造成速度感失真,使駕車者做出錯誤的判斷。而且,深色墨鏡易將障礙物和行人過濾掉,特別在近黃昏光線由亮變暗時,戴深色墨鏡容易造成事故。
5、開車時手機裝在上衣口袋里
有些車主不喜歡拎包,特別是男性車主,習慣于將一些小玩意裝在上衣口袋里,比如手機、鑰匙、筆或名片夾之類,在開車時這樣就有點麻煩了。遇到緊急剎車時,車主身體肯定會劇烈地向前沖,在安全帶的作用下,人會被緊緊地勒住。這時候,衣服前胸口袋里的硬物,就很有可能“發揮”作用,給車主帶來傷害。
6、遠光燈光線越強越安全
不少新手們認為,夜晚行車要保證安全,遠光燈是越強越好。可是,這么一來,卻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被動,尤其是在會車時,雖然自己一方看得清楚,但對面的車輛卻有可能被強光耀眼,引致駕駛上的失誤。如果是在狹窄的道路上,對方恰恰又是新手,危險性更大。因此,當夜間會車時,應當關閉遠光燈,開啟近光燈,燈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燈光打得越高越亮越危險。
【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