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訂閱資訊
石家莊駕校網_石家莊駕校報名_石家莊駕校排名_豪帥駕校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優惠流程 常見問題
   
       

合作駕校

(本站合作駕校全部為正規駕校,您可以放心選擇。)
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 內容瀏覽

曼哈頓富人不開私家車

瀏覽:4753

  街道上的私家車越多,城市的經濟就越繁榮嗎?曼哈頓的人們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按統計幾乎每人都有車。不過有一個地方的人又幾乎不開車,而且這個地方的人平均收入是全美最高的,那就是紐約曼哈頓。在北美,這個城市最像上海和北京。

  最早留意到這個現象,是我剛工作不久。我的頂頭上司彼特住在華爾街對面的布魯克林高地,一次我和他出差去波士頓,他告訴我要租一輛車。我感到很奇怪,便問:“為什么不開自己的車?”他說:“我沒有車。”我想,他每年至少賺30萬美元,怎么不養車呢?他看出我詫異的眼神。便反問我:“為什么一定要養車呢?”從注意到頂頭上司不養車,我漸漸地發現“真正”的紐約人絕大多數都不養車。

  近來這種現象連國內的親友也注意到了。一次一個老同學和我聊天,她說最愛看有關紐約生活的電視劇,比如“老友記”和“欲望城市”。她說,“電視劇里的紐約人好像都不開車,出門不是坐地鐵,就是打的。”我說:“是啊,生活在曼哈頓,公共交通發達,計程車隨叫隨到,非常方便。相反,要是自己開車的話,而且由于堵車,根本無法控制時間。”另外,從經濟角度說,一個固定車位每個月租金至少600美元,有的停車場甚至每15分鐘收10美元。養一輛私家車,停車費,加上保險、油費、汽車折舊,每個月要兩三千美元,而一張公共交通的月票只有幾十元錢。

  有的時候人會分不清手段和目的。開車原是一種手段,特別是在公共交通不發達的地方,可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開車卻變成了目的。我有個表弟從美國加州搬到紐約,那時我住在曼哈頓的羅斯福島,他先在我這兒住了幾天,他想不通我為什么不養車。一周后,他找到一套很滿意的公寓,在曼哈頓第一大道上,但他發現那棟樓里沒有停車位,最近的一個停車場在十五分鐘以外的地方。他問我:“住在這兒我怎么開車呢?”我說:“住在這兒,你不需要開車。”他問:“在北美怎么能不開車呢?”我反問:“在北美為什么一定要開車呢?”為了能開車,我表弟搬到了新澤西州,寧愿每天在路上花兩三個小時到市中心上班。

  在西方發達國家,汽車無疑是主要交通工具,但那種將騎自行車或乘坐公車看成是降低自己身份的觀念早已過時。在某種意義上,良好的自行車或公車基礎設施是民主政治的反映:它表明一個騎自行車或坐公車上班的公民與另一個坐在豪華轎車里的公民是同等重要的,這就是交通所體現的公平性。

  紐約市市長布隆博格,要地位有地位,說富有他上東城的一棟房子就值個幾千萬美元,他每天照樣坐地鐵上班,人稱“地鐵市長”。起先覺得那是他拉選票的“噱頭”,有兩年我每天也坐他乘的地鐵線上班,隔三岔五見到他,這才相信他不是作秀的。再后來,我住進了曼哈頓的羅斯福島,我所居住的“曼哈頓花園”小區(ManhattanPark),是聯合國各級官員的居所,前秘書長安南就曾在島上住了好些年。他們也是入鄉隨俗,每天搭乘島上的紅色大巴出出進進,這紅色大巴和美國接送孩子上學的校車很像。一大車衣冠楚楚的大使參贊們乘坐其間,也算是紐約的一大景觀吧。

  關于汽車,有些人可能還有一個觀念,就是覺得一個地方的汽車越多,那個地方的生產效率就越高。真是這樣嗎?最近哈佛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郊區,在中小城市,情況的確如上所述。但在大城市就絕非如此。在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當汽車的數量從無到有的初期階段,生產效率的確成正比提高。但到達一定數量后,交通成本將會越來越高,漸漸地將會抵消生產力的提高。而隨著汽車的進一步增加,就會和效率成反比,那時,整個城市就漸漸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大家都將動彈不得了……

石家莊駕校】 http://www.0311jx.com/
掃一掃,關注石家莊駕校網官方微信!

掃一掃,關注石家莊駕校網官方微信!
| 貸款買車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聯系郵箱:0 在線QQ:0 備案:冀ICP備10206549號-5
Copyright 2025, 版權所有 www.e14220e.cn.